近日,西宁特钢(600117.SH)公告披露,其拟向控股股东天津建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津建龙”)定向发行股票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(含本数)。本次发行价格为1.73元/股,发行数量不超过5.78亿股,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%。扣除发行费用后,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。
对于此次定增,西宁特钢方面未向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透露更多细节,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相关信息以公告为准。
西宁特钢方面在公告中表示,定增旨在优化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,缓解资金压力、降低流动性风险,从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,提升财务稳健度。
定增纾困
公告显示,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,发行对象天津建龙已与西宁特钢签订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。天津建龙为西宁特钢控股股东,持股数为9.75亿股,占总股本的29.96%。发行完成后,天津建龙的持股比例将相应增加,西宁特钢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。天津建龙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(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之下不同主体之间转让的除外)。
西宁特钢此次定增意在化解财务压力。此前,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走上重整之路。
2023年西宁特钢迎来了转机。这一年公司进行了债务重整,“钢铁大王”张志祥的北京建龙重工集团(以下简称“建龙集团”)旗下天津建龙成为控股股东。
2023年11月7日,西宁特钢公告称,根据《重整计划》,其按每10股转增21.1459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,共计转增约22.1亿股A股股票。其中,11.25亿股股票用于有条件引进重整投资人,建龙集团指定主体天津建龙以1.29元/股受让9.75亿股转增股票,长城资管甘肃分公司、外贸信托、招平资管以1.70元/股分别取得5000万股转增股票;剩余10.85亿股股票通过以股抵债的方式清偿相关债务。
《重整计划》执行完毕后,西宁特钢控股股东由西钢集团变更为天津建龙,实际控制人由青海省国资委变更为张志祥。
据年报披露,西宁特钢2022年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96.65%。到了2024年,经过一系列的债务重整,其资产负债率已降至47.27%。
从债务结构来看,截至2024年年末,西宁特钢总债务规模为58.49亿元,其中流动债务为36.22亿元,货币资金仅有1.03亿元。这使其短期内偿债承压。与之相关的是,2024年西宁特钢流动比率为0.68。
一位会计人士向记者解释称,流动比率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指标,它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,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。一般来说,该指标越高,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,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。反之则弱。
该会计人士表示:“通常而言,流动比率基数值在1.5—2.0之间比较合适,虽然基于各个行业所处环境的不同会有变动,但低于1甚至低于0.5,企业的偿债能力将面临较大压力。”
中研普华研究员侯贺表示,西宁特钢此次拟向控股股东天津建龙发行股票募集资金,能否真正解决短期债务压力、修复资金链,仍取决于募集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及后续公司的经营改善成效。目前来看,西宁特钢短期债务压力与资金链紧张问题依旧严峻,亟待改善。
西宁特钢方面在公告中强调,本次发行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,缓解资金压力、降低流动性风险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,提升财务稳健度。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,公司的偿债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,有助于增强竞争力,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。
侯贺认为,募资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,降低资产负债率,提升抗风险能力,增强财务稳健度。从市场信心角度,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彰显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,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,有利于提高西宁特钢对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,提升整体投资价值,促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。
业绩承压
在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西宁特钢的业绩表现持续承压。
2022年,西宁特钢的经营状况陷入困境,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.57亿元,同比下降36.59%;归母净利润亏损11.51亿元,上年同期亏损11.47亿元,亏损进一步加剧。扣非净利润的亏损额扩大至11.33亿元(上年同期为亏损6.30亿元)。年报显示,钢材销售量及价格同比减少,是导致西宁特钢全年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。
由于扣非净利润常年亏损,且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22年财报出具了对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的意见,加之2022年度期末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,西宁特钢股票在2023年5月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警示,股票简称变为“*ST西钢”。
2023年,虽然西宁特钢实施重整,但其近几年的业绩依然承压。
具体来看,2023年,西宁特钢实现营业收入约49.87亿元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.86亿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,实现了扭亏为盈。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-15.79亿元,仍处于亏损状态。
进入2024年,西宁特钢的业绩再次出现波动。其全年营业收入为57.17亿元,同比增长15.75%;然而,归母净利润为-8.63亿元,同比下降151.19%,扣非归母净利润为-9.57亿元。
对此,侯贺分析称,西宁特钢近些年业绩亏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由于行业周期下行与成本挤压,2023年其主营业务持续失血,加之产能过剩背景下行业竞争加剧,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。另外,其长期存在设备老旧、工艺落后问题,导致能耗与生产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历史遗留债务负担重,侵蚀利润。
4月29日,西宁特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,数据显示其依旧处于亏损状态,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。2025年第一季度西宁特钢实现营业收入11.1亿元,同比下降4.9%;归母净利润则从去年同期的亏损1.91亿元变为亏损1.49亿元;扣非归母净利润也从去年同期的亏损1.84亿元减至亏损1.48亿元。
西宁特钢方面表示,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国内市场处在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的阶段。国内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众多,行业具有企业数量多、集中度较低的特点,各企业市场占有率水平相对较低。近年来,传统需求增速下滑,虽然高端制造对特钢需求增加,但难以完全对冲总量下滑的不利影响。
此外,西宁特钢方面表示,其从事的特殊钢行业虽技术门槛及利润高于普钢产品,但仍一定程度上受同质化竞争与“价格战”影响,行业整体竞争加剧,其或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。
大牛时代配资-股票杠杆10倍-央企配资流程详解最简单-广东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